災難襲捲中國P2P,為什麼台灣沒事?

為什麼台灣p2p沒問題

為什麼台灣p2p沒問題

短期內過度蓬勃發展的產業,勢必會因為過度擴展而衰敗。

中國不自律的急速成長

從百家爭鳴的數千家 P2P 業者時代,到前年 2016 業者數開始快速緊縮。銀監會自去年(2017年)2月起針對 P2P 行業發布的各種監管機制、政策,包含《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》、《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》、《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》、《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》等,攔截所有惡意或體系貧弱的 P2P 業者。

這些管制雖迫使體質不好的平台倒閉,但也讓平台放款人權益受害。

問題來了:為什麼中國 P2P 問題一堆,台灣 P2P 卻不會有事?

以下由幾個面向討論兩國 P2P 的不同:

  1. 資金與標的
  2. 信用資料庫
  3. 政府監管與環境
  4. 金融識字率

資金與標的

中國 P2P 投資能透過五花八門方式進行,可以自行找平台,也可以透過平台的平台,各式投資存錢方式都有。入金後交由 P2P 平台去管理,每月收錢再投入,許多民眾未查證標的是否存在、平台是否安全便貿然投資。

台灣 P2P 和中國不一樣,台灣 P2P 平台主要是媒合放款、借款雙方,並替雙方簽訂「民事借貸契約」,即便平台不幸倒閉或被收購,雙方還是能以此作為債權依據,執行自己的權益申訴。

線上簽訂民事契約

例如 LnB信用市集就是替借貸雙方簽訂線上借貸契約,投資會員能在選擇標的後,將金額匯至自己的代收付帳戶,由平台分到申貸人帳戶;同樣地,每月替申貸人的還款也由平台統一轉至投資會員的平台虛擬帳戶。投資會員能隨時提領,且這些「無投資意象的金額」平台也將每月定期轉回投資人銀行帳戶,以避免盤旋資金之嫌。

國家級信用資料庫

中國在 2018 起的全民監控前,並未有國家級信用評等的概念。大多數 P2P 業者只能使用其他金融科技市場獨占者的資料,例如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,或是建立屬於自己的信用徵信體系。

中國未有統一且長期更新、統計的個人信用資訊,造成各 P2P 業者無法擁有穩定的信用資訊正確性,核貸的結果自然有其缺陷。

台灣擁有國家級的信用資料庫機構 — — 聯合徵信中心(JCIC),成立於民國64年,是國內唯一的跨金融機構間信用報告機構,同時蒐集個人與企業信用報告,並發展個人與企業信用評分、建置全國信用資料庫。成立時間久、資訊也完整,不是中國一時之間建立的信用資料庫能夠匹敵的。

JCIC

台灣 P2P 業者(如 LnB信用市集)在審核貸款時,多參考此聯徵信用資料。由正確的信用資訊出發,審核的判斷自然較中國的判斷更準。

政府監管與環境

中國在 2016 前未發布 P2P 相關管制法令,P2P 業者如雨後春筍般竄起。政府不管,許多不肖平台以各式名義騙誘平台會員選擇高風險案件放款,或以吸金方式將放款人本金到手後夜間落跑,這些案件見怪不怪。直到 2016 相關條例出現、2017 各種監管機制出現,許多「本來就難以生存」的 P2P 平台倒閉。

台灣在法律上雖無相關法律監管,但仍有金管會與科技部等相關機關密切關注,並也取得立委和金管會在監理上的協助(如金融監理沙盒機制)。

金融監理殺沙盒概念

自 2015 年台灣第一家 P2P 平台創立,金管會便頻參與討論其業務上的合法性、適宜性,更促和 P2P 平台與銀行的合作案

LnB和渣打銀行合作

台灣 P2P 平台一路上遵守法律規範,和中國「先亂後管」的監管方式不同。

金融識字率

除此之外,台灣金融環境相較中國趨向保守,人民對於新金融相關商品的嘗試意願較低。對於 P2P 投資的嘗試,從 2015 至今雖有提升,但尚未被大眾普遍接受,更甭提會因此大量將資金投入。

來自世界銀行(The World Bank) 的報告「金融識字率」(Financial Literacy Survey) 中提到,台灣的金融識字率多出中國 32%,而金融識字率為「了解金融概念」的估計值。

世界銀行-金融識字率
世界銀行-金融識字率

由此可見台灣人民的金融知識普遍較對岸高,較能以正確的金融概念做為決策的依據,做出非理性的機會較低(例如不顧各種風險便胡亂投資)。

結論

兩岸的 P2P 發展和整體環境大不同,台灣對於 P2P 的了解多辦來自於中國大陸。可能是語言的關係,或是台灣媒體語言的關係,民眾所能看到的 P2P 消息都非正統的英美國家資料,因此常會被其誤導,十分可惜。

希望這篇文章能帶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兩岸的 P2P 差異在哪,先了解各國的基本資訊,才能站在正確的起點、以正確的角度評估台灣 P2P 這個產業。更希望大家能藉此機會了解 P2P 這個風行於全球的投資/借貸商品。


原文載自:Medium